|
Debian建设信息化校园二十一:建立课程开发、管理系统Moodle
我们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不知道是在什么原因的影响下---也许是在某些领导的不负责任的鼓噪下---使得大部分教师就把教育信息化等同于使用盗版的Authoware做一个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理解。
其实教育信息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也许我们永远都不能明白那有多么广泛,但我想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应该远比做课件更为重要。好在人们现在也逐渐地意识到利用网络开展整合性的网络教学---其实整合是一个唬人的概念,本质也就是把使用互联网象使用铅笔一样---的重要性。
要开展网络教学,我们(中学教师)现在流行的做法还是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一些独立的教学网页,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合大规模地开发网络课程,应该抛弃,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课程开发平台。这种开发平台最为鼎鼎有名的就是WebCT,可惜WebCT不是开源免费软件,价格巨高。而Moodle则是我们理想中的课程建设平台。它的功能应该没有WebCT那样强大,但是它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它是遵守GPL版权的,免费使用而且源代码公开。
Moodle是英文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模块化、对象化的动态学习系统,其实是一个课程开发建设的管理系统,或者说是一个教育培训的建站系统。创始者也是现在的维护者是Martin Dougiamas,官方主页是:www.moodle.org,目前的最新版本的1.2(2004年5月),特别要说明的是Moodle也是基于LAMP的。
Moodle特别强调的是其教育哲学理念,它总是强调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
要介绍什么是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就先要介绍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现在教育界最流行的词语符号了,建构主义对于中学老师就犹如马列著作对于一个党员:大部分党员没有读过一本马列原著但他决不会说自己没读过,大部分中学教师对建构主义都如雾里看花但他决不会说自己不懂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舶来品,流行于欧美教育界,也养活了不少国内教育家。关于其定义,其历史,其考据,其运用原则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就是建构主义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主观能动性,强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才是教育的主体。其实这一点在我们的老祖宗孔子的论著和孔子自己的教学中早就有强调了,只不过我们的一些后世理论家的特长就是对先人的理论常常是扬其糟粕去其精华。
话又说回来,建构主义教育方法在现实教学中是遥远的,做过中小学教师的都知道,在现行的教育体制,现行的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下,逆建构主义而行的填鸭式教学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至于伟大正确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只让它待在公开课和研讨会上就可以了。
建构主义门派林立,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属于社会的,个体不能独占知识,只能分享知识。因此教育要消除固定的权威;激活学习者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在实践中形成意义;倾听各个学习领域和各学习主体的声音。[1]
简而言之,Moodle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做为程序设计的主导思想的。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说说如何在Debian系统下安装、配置和使用Moodle系统,其实相当简单。
考虑到Moodle名气并不是特别响,我本来是想通过源代码来安装的。后来:
#apt-cache search moodle
竟然惊喜地发现Moodle已经进入了Debian(Sarge中,Woody不清楚)软件库中,这也说明Debian爱好者和开发者中热爱教育事业的同志不少。
然后就安装:
#apt-get install moodle
注意前提是LAMP能够正常运行,有几个php-GD库软件会提示安装的。整个安装很顺利,总共大概几兆,之后软件包的解压安装过程中会问到几个问题,无非不过是Mysql的密码等。
Moodle安装好后,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键入:
http://localhost/moodle/admin
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设置,主要包括语言种类设置、界面设置、课程设置、老师学生帐号设置等。整个设置过程相当人性化,所以我的安装配置过程没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写。
这样我们的课程开发站点就建立好了,这是我们建立理想化的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工具。
[1] 《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0期 “社会建构论及其教育意义” 裴新宁,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0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