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ir.cn,穿越时空的Linuxsir!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shell linux mysql
查看: 1059|回复: 0

菜鸟的FC5安装使用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5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折磨FC5终于可以基本正常使用了,下面说说我这个菜鸟的安装和配置方法,希望高手们不要笑话我!
首先是安装,我想大多数网友都是下载ISO后,在现有的WINDOWS系统中分出一定空间,硬盘安装,我建议下载X86的DVD版本这样日后添加删除软件包时会比较方便,前面装过一次X86_64的版本,装好后发现安装不上FLASH插件和MPLAYER的WIN32解码就删除掉了。好了废话不说了。开始。。。
先来说说硬盘安装
下载好ISO安装文件后,先在WINDOWS任意一个分区下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我是在D盘下新建了一个linux的文件夹,然后把ISO文件放进去,上网下载FC1的loadlin.exe文件,用虚拟光驱之类的工具载入FC5的ISO文件将/images/pxeboot/目录下的initrd.img和vmlinuz文件复制出来,将这三个文件也放在linux文件夹中,然后再新建一个名为autoboot.bat的批处理文件,其内容为:
  1. loadlin vmlinuz initrd=initrd.img ramdisk_size=9216
复制代码

重启系统用启动盘进入到DOS,启动DOS时不要加载光驱。进入DOS后切换到
D:\linux\下运行autoboot.bat就可以进入安装画面了,具体的安装过程可以参考论坛上的图文教程。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一般的桌面用户之分两个区就何以了,一个交换分区一个/分区。交换分区一般是你内存的2倍,如果你的内存超过1G那只要比你的内存稍大点就可以。系统装好后当然是要装显卡驱动了,一是解决屏幕偏移问题,二是为了玩游戏。装之前确定你也装了xorg-x11-server-sdk包
安装NVIDIA显卡驱动
FC5下装显卡驱动需要内核源码,但是FC5已经不在提供源码RPM包了,需要自己编译,这样以来我们还可以顺便升级一下内核,我去FC的网站下载了kernel-2.6.17-1.2187_FC5.src.rpm源码包,([color="Red"]对了在这顺便说一下ADSL上网配置,既然是菜鸟就用菜鸟的办法,使用图形界面的配置工具,我用的是GNOME先找到桌面>>管理>>网络项,先删除原来的网卡配置,然后点新建选择xDSL进行配置过程很简单我就不细说了,配置好后就能上网了)打开后首先要先编译内核源码需要用root登录进行操作,把src.rpm包放在自己主目录下后开始进行编译工作:
编译FC5内核源码
如果你是制定安装的FC5,首先你要确定安装了GCC与RPM相关的包,然后在图形界面的终端窗口开始编译工作,命令顺序如下:
  1. #rpm –Uvh kernel-2.6.17-1.2187_FC5.src.rpm
  2. #cd /usr/src/redhat/SPECS
  3. #rpmbuild -bp --target $(uname -m) kernel-2.6.spec
  4. # ls /usr/src/redhat/BUILD/kernel-2.6.17/
  5. Config.mk linux-2.6.17.i686 vanilla xen xen-vanilla
  6. # cd /usr/src
  7. #mkdir kernels (默认的安装是没有kernels这个文件夹)
  8. # cd kernels/
  9. # ln -s ../redhat/BUILD/kernel-2.6.15/linux-2.6.17.i686/ 2.6.17-1.2187_FC5-i686
  10. # ls
  11. 2.6.17-1.2187_FC5-i686
  12. # cd 2.6.17-1.2187_FC5-i686/
  13. # cp configs/kernel-2.6.17-i686.config .config
  14. cp:是否覆盖“.config”? y
复制代码

然后修正Makefile文件,
要将Makefile中的
EXTRAVERSION = -prep
换成
EXTRAVERSION = -1.2187_FC5(确保后面没有多余空可,否则编译不成功)
然后接着输入命令:
[color="Red"]#make mrproper(作用为清理源代码)
#make oldconfig(使用当前配置进行编译)
GNOME用户还可以使用make gconfig进行内核配置然后编译,这是一个图形界面的配置工具,打开后点击load,找到/usr/src/kernels/2.6.17-1.2187_FC5-i686/configs/kernel-2.6.15-i686.config打开进行配置,我是因为我是个菜鸟所以没敢改动太多,设定一下自己的CPU类型,去掉一些用不着的设备然后点save保存退出。接下来就可以make了,这一步比较费时间,我的编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警告提示,但是编译完成后没有任何错误提示所以没有理会,编译好后
[color="Red"]make modules_install(安装模块)
make install(安装新内核)
make install这不完成后在/boot下会出现新内核要使用的文件,我把/lib/modules/x下名为1.2054的那个文件夹删除了,安装了新内核我想这个也就没什么用了吧!
ftp://download.nvidia.com/下载 ... 如/tmp后输入:
  1. #chmod +x NVIDIA-Linux-x86-1.0-8774-pkg1.run
  2. #sh ./NVIDIA-Linux-x86-1.0-8774-pkg1.run
复制代码

开始安装显卡驱动,第一个界面时选同意,第二个界面是选NO,安装可能要个1~2分钟,安装完成后会提示你是否要自动修改xorg.conf文件,我比较懒选择的是YES,这样显卡驱动就安装成功了,startx进入GNOME桌面,看到分辨率已经是85HZ了,如果startx失败了,可以查看/var/log/Xorg.0.log文件查找原因。显卡装好后你也可以将/uer/src/redhat/目录和子目录下的文件删除,节省空间!
安装NTFS读写模块
从 ntfsmount 开始,就能够安全的在 NTFS 上写文件,或者创建文件了。现在发布的是在 ntfsmount 基础上改进的 ntfs-3g,也同样是利用 FUSE 内核模块实现的。首先下载相关的源码包: fuse-2.5.2.tar.gz 和 ntfs-3g-20070714-BETA.tgz
先确定你的 Linux系统 已经有gcc , make 的编译环境,解压上面两个源码包 ,进入 fuse-2.5.2/ 目录,打开终端输入:
  1. ./configure 如果出现错误则按照提示解决,没有错误提示则继续下一步编译
  2. make
  3. make install
  4. 现在已经成功安装了 fuse-2.5.2.tar.gz
  5. 接下来安装第二个包 ,进入 ntfs-3g-20070714-BETA/ 目录,在终端控制台下输入
  6. ./configure
  7. make
  8. make install
  9. 就成功安装了 ntfs-3g-20070714-BETA.tgz 这个包。
  10. 安装成功上面两个软件包后,在终端控制台下输入 modprobe fuse
  11. mkdir /mnt/NTFS 我的WINDOWS下D盘是NTFS的,
  12. #ntfs-3g /dev/sda5 /mnt/NTFS -o silent,umask=0,locale=zh_CN.utf8
  13. 现在NTFS已经挂载上了,进入/mnt/NTFS 目录,你就可以完全读写这个NTFS分区了,而且支持中文文件目录的读写
复制代码

安装RelPlayer
我装这个主要是为了能在铁通的影院里在线看电影,去realplayer网站下载RealPlayer10GOLD.bin同样放在/tmp目录下,(因为是新手不知道安装这些软件是会不会产生临时文件,/tmp目录为临时文件目录不爽的话删光里面的所有文件都没关系!)如果制定安装的FC5请自行安装compat-libstdc++包,在终端现切换到/tmp目录,输入[color="Red"]./RealPlayer10GOLD.bin就可以按照提示进行安装了,安装过程中可以自己指定安装目录,装好后运行发现播放视频很很卡,于是去linux公社下载了alsa-oss-1.0.11rc3-fc5.1.i686.rpm包,安装好后:
我做了链接:
ln -s /usr/lib/libaoss.so.0.0.0 /usr/lib/libaoss.so
然后:
export LD_PRELOAD=$LD_PRELOAD:/usr/lib/libaoss.so
这样普通用户也可以使用了,然后用VI编辑realplay启动脚本,找到:
# execute binary (and pass args), optionally running via catchsegv段改成下面这样,这是我自己摸索的不知道有没有不妥,但运行一直很稳定,
  1. # execute binary (and pass args), optionally running via catchsegv
  2. REALPLAYBIN=
  3. aoss /usr/local/RealPlayer/realplay.bin $@(你自己的安装路径)
  4. if [ -n "$DEBUG" -a -x "$CATCHSEGV" ]; then
  5.     $CATCHSEGV $REALPLAYBIN ${1+"$@"}
  6. else
  7.     while /bin/true; do
  8.         # Restart the player if exit code is 10
  9.         $REALPLAYBIN "$@"
  10.         if [ $? -ne 10 ]; then
  11.            break
  12.         fi
  13.     done
  14. fi
复制代码

这样播放时就不会卡了,但是有个问题,播放转压缩的RMVB是时声音会失真很难听,一直没解决,希望高手指教。看在线电影可一去现在一个firefox的扩展,名字是mediaplayerconnectivity,这个扩展可以调用外部安装的播放器播放流媒体,安装和设这都很简单。
编译安装MPlayer-1.0pre8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播放RMVB文件效果不错,我感觉编译安装的比较好,而且编译安装成功后感觉很有成就感,对我这个菜鸟很是鼓励!我在编译安装前现安装了如下几个RPM包,我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是前面用FC5-x86_64时,安装
MPlayer-1.0pre8RPM包时提示的依赖包,所有就装上了。RPM包清单:
aalib-1.4.0-0.8.rc5.fc5.i386.rpm
aalib-devel-1.4.0-0.8.rc5.fc5.i386.rpm
libmpcdec-1.2.2-2.fc5.i386.rpm
libmpcdec-devel-1.2.2-2.fc5.i386.rpm
lirc-0.8.0-3.fc5.i386.rpm
lirc-devel-0.8.0-3.fc5.i386.rpm
lzo-1.08-7.fc5.i386.rpm
lzo-devel-1.08-7.fc5.i386.rpm
portaudio-18.1-7.fc5.i386.rpm
这些包可以去http://fedoraproject.org/extras/ ... 如下几个包:
MPlayer-1.0pre8.tar.bz2
all-20060611.tar.bz2
windows-all-20060611.zip
font-arial-cp1250.tar.bz2
font-arial-iso-8859-1.tar.bz2
font-arial-iso-8859-2.tar.bz2
font-arial-iso-8859-7.tar.bz2
还有一个是皮肤的包,自己下载自己喜欢的,编译前现确定你安装了compat-gcc-32*的几个包,因为Mplayer编译时比支持GCC4,这几个包是GCC3.2的,还有如果是64位的系统编译安装是不用下在win32的解码器了,因为不支持,64位系统配置时也不能用--with-win32libdir参数,否则编译会出错。先解压all-20060611.tar.bz2和windows-all-20060611.zip包,在/usr/lib/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codecs的文件夹,把刚才解压的文件全放进去,同时也去realplayer的安装目录下的codecs文件夹里的文件也复制过去,准备好后就可以编译了,
解压MPlayer-1.0pre8.tar.bz2包,进入解压出的目录进行配置:
  1. ./configure --cc=gcc32 --enable-gui --with-codecsdir=/usr/lib/codecs --with-win32libdir=/usr/lib/codecs --with-reallibdir=/usr/lib/codecs --with-xanimlibdir=/usr/lib/codecs --language=zh_CN
复制代码
配置通过后就可以make$$make install了,默认会安装到/usr/local/share
然后把解压出的字体和皮肤文件放到/usr/local./share/Mplayer里的对应文件夹里
ln -s /usr/share/fonts/chinese/TrueType/ukai.ttf ~/.mplayer/subfont.ttf作个字体连接,最后设置一下~/.mplayer/gui.conf文件,添加zoom = "yes"或fs ="yes""就可以全屏播放了,如果不行去设置里改一下视频设备,鼠标滑轮可以调整视频快进
使用添加删除程序
默认使用添加删除程序添加软件包是需要从网上下载的,但大多包在ISO文件里都有,这时可以作一下修改,首先,把/etc/yum.repos.d目录下的全部文件移进某个目录,是mv到别的目录而不是cp,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yum.conf在末尾添加如下内容:
[color="Red"][a_local]
name=my local repo
baseurl=file:///mnt/ISO
然后在/mnt下建立一个文件夹ISO,然后在终端下输入:
[color="Red"]#mount -o loop /你放ISO文件的目录/FC-5-i386-DVD.iso /mnt/ISO
这几个步骤完成后,执行“Add/remove software”就可以方便的添加RPM包了,有一点就是这样修改后,每次要使用Add/remove software前必须先挂载ISO文件,否则会有错误提示。你可以把挂载ISO文件命令写进/etc/fstab文件,
  1. /你ISO文件的路径/FC_5_i386_DVD.iso   /mnt/ISO   iso9660 ro,loop,user,noauto 0 0
  2. 这样你挂载FC_5_i386_DVD.iso的时候可以用,#mount /mnt/ISO就行了!
复制代码

当你想从网上升级包的时候可以用YUM的图形程序,不用记那么多的命令,菜鸟最适合,下载安装yumex包,装好后在应用程序>>系统工具里就可以找到它了,用起来很方便。
到此FC5已经可以满足你的大部分要求了,至于别的我也还在摸索阶段,没事多上上论坛,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以上的方法都是来自LinuxSir论坛和网上的网友指导希望对象我一样刚从WINDOWS转用LINUX的小鸟们有所帮助,感谢LinuxSir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