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ir.cn,穿越时空的Linuxsir!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shell linux mysql
查看: 1315|回复: 0

顶尖黑客的故事—Eric Raymond小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8 12: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顶尖黑客的故事—Eric Raymond小传



李莫让

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神秘的,而之所以让人感到神秘,我以为是人们离真正的黑客距离太远。本文介绍的Eric Raymond,是一名世界级的黑客顶尖大师;也许读者们还不了解他,但关注开放源码运动的朋友一定熟悉以下的著作:《新黑客字典》、《黑客道简史》、《集市与教堂》,这些著作都出自Eric Raymond先生之手。也许我们根据他的人生历程可以这样评价他:一个另类的黑客,有着外向型的性格和丰富的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或者如他自己所形容:他是一个类似火把、医生、宣传员、大使、福音主义者一类的人物。他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站在屋顶大喊,和记者和总裁们打成一片,带动新闻界向世人发出这样的讯息:这儿发生着一场革命。作为开放源码运动的灵魂人物,他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是最早的自由软件基金会的撰稿人之一,而更多的是表现在他的思想在开源软件运动的关键时刻多次影响了这个运动的进程。他写的《教堂和集市》这本书在开放源码社区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为开放源码运动指明了方向。
Eric Raymond其人
Eric Raymond先生于1978年开始涉足黑客文化,最早的经验是原始的ARPAnet,那时的他涉猎甚广,他甚至短期接触过ITS机器。1984年自由软件基金会成立以前,他已经在写自由软件并投递到Usenet。这样顺理成章地,他成为了自由软件基金会最早的撰稿人之一。
和Richard Stallman先生一样,Eric Raymond先生同样是一个不注重物质生活的人。他1985年的时候就辞去了最后一份工作。此后,就开始集中精力于编程、写书及一些技术评论等他认为他热爱的、感兴趣的工作上,并再也没有重新为金钱而工作。1990年,他编辑了《新黑客字典》。从此以后,他对黑客文化着了迷,人们把他当成黑客部落的历史学家和黑客部落文化的学者,他的回报则是在1996年写成了《黑客道简史》。现在他则把自己定位于人类学家,他认为:“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及整个社会,研究人类文化的形成、文化的作用方式、文化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人类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等。我考虑最多的是有关计算机黑客的文化,更多地集中于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他们的高超技术和程序。”
1993年,Eric Raymond先生接触到了Linux,这对他是一个冲击。一个观点在他头脑中产生:业余黑客尽管可能很有天分,但不可能集聚所需的资源和技巧来建立一个可用的多用户操作系统。而Linus Torvalds和他的小组最终不光推出了Linux操作系统本身,还有数百兆的各类应用程序、文档和其他资源、整套的Internet工具、桌面出版软件、图形支持、编辑器,他们创造了或创造着你能说出的任何软件。这个冲击最终使Eric Raymond先生写出了《集市与教堂》,并于1997年5月在Linux Kongress上发表。《集市与教堂》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很快地这也为开源软件运动提供了一个空前的机会。
1998年1月22日,Netscape宣布将其Netscape浏览器的源代码在Internet上公布。而Netscape的执行总裁Jim Barksdale将他这么做的原因归结于受到Eric Raymond先生工作的影响。Netscape的声明突破一个瓶颈:即商界对于黑客能力的无动于衷。
2月3日在位于Mountain View的VA研究所的办公室举行了一次会议,“Open Source”,由第一个参与者在会上提出,后来发展成为开源运动,并最终成为开源的发起组织。以后的事情要顺利得多,5月7日Corel计算机公司宣布了它的基于Linux的Netwinder网络计算机。7月Oracle和Informix宣布了对Linux的支持。这实际上已使开源软件运动脱离开了单纯的黑客行为,开源运动组织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战略。
Eric Raymond先生的工作目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个组织者,他要做许多鼓动和策化方面的工作;但作 为一个黑客,他认为:“我的目标是希望软件的质量越来越好,以至于软件用户不会出现死机、蓝屏等一切因为软件质量不过关而存在的问题。”
Open Source 与Free software
尽管Eric Raymond先生宣称他和Richard Stallman先生已经是二十年的老朋友,而且有时候他们之间是会有一些摩擦,但是他们只是讨论问题罢了。但事实上你很难见到他们之间有什么合作,哪怕是一次合影。Eric Raymond先生主张的Open Source与Richard Stallman先生主张的Free Software的确有很大分歧。Eric Raymond先生认为“自由软件”词不达意,从而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原因在于“自由软件”这个词很容易就与对知识产权的敌意、共产主义和其他观点联系起来,这几乎不可能让MIS经理喜欢。
关于Open Source与Free Software之争,听起来对我们就像是古典哲学一样难懂,本文罗列出Open Source的一些要点,以便于和Free Software的观点进行比较。
Open Source的第一个观点认为在推广方式上应采用自顶向下,而不是自底向上。Eric Raymond先生就坚持应该自顶向下传递好东西,即直接去努力说服CEO/CTO/CIO这类人。
Open Source的第二个观点认为因为Linux有更好的知名度,最广泛的软件基础和最大的开发团体,因此改进Linux应成为开源运动的主要出击手段。而Stallman先生目前也认为Linux应叫GNU/Linux。
Open Source的第三个观点认为应抓住Forture 500。Eric Raymond先生认为Forture 500不仅自己有很多财力,还能相对容易地得到大量的金钱。
Open Source还坚持与有声望的媒体合作、培训黑客们的游击市场策略和使用开放资源认证来保持纯净等策略。
关于Eric Raymond和Richard Stallman的思想,笔者无意去评论孰是孰非。Richard Stallman先生的思想保证了自由软件传播的延续性,而把开源软件真正推向市场的则是Eric Raymond先生的Open Source。最终有权力评说功过的也只有历史了。
Linux的预言
Eric Raymond先生在《教堂和集市》这本书中写了很多精辟的预言,他似乎更偏爱用预言这种形式去评议Linux的发展。近期他又发表了一系列预言,让我们看看这些最终能否实现。
Eric Raymond先生认为近期有三件大事可能会对Linux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事是关于苹果的Andy Hertzfeld等人设计基于Linux的终端用户界面GUI(注:这里指的是Eazel公司开发的鹦鹉螺Nautilus)。另外一件是有关StarOffice打算走开放源码路线推出OpenOffice的消息。这件事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这将使Linux在桌面系统比以前更富有竞争力,给微软的办公软件直接形成威胁。第三件重要的新闻是来自IBM公司。Eric Raymond先生认为这件事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IBM公司的总裁曾经正式宣布该公司的政策是,今后IBM所有新软件将是基于开放源码许可证基础之上的,除非开发经理有特别合乎情理的理由。这条消息标志着IBM公司已经正式地加入到了开放源码阵营,从而使得开放源码阵营空前强大。
同时他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微软的垄断一定会由于某些原因而终结。由于只有当Linux真正地在技术上满足了终端用户的需求以后它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事实上Linux根本就不会摧毁微软的桌面霸主地位。真正摧毁微软霸主地位的是OEM的毛利率压力。Eric Raymond先生相信,这个过程中第一步是硬件价格的不断下跌。这对于微软来说显然是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依赖于在计算机上预装Windows而收取一定费用。一旦硬件价格下跌,这部分预装费用就将在桌面OEM的毛利率中有极大的份额。如果桌面OEM的价格不变,这个过程的延续就会很快让硬件下降至无法再承担微软预装费的程度。一旦如此,硬件商就会换一种更低廉的操作系统来维持一定的毛利率,如Linux。Eric Raymond先生认为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大概半年之后,Linux就必将大放光彩。虽然目前Linux在股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Eric Raymond先生认为这是因为Linux股票上市没多久就恰好赶上.com股票的大幅跌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Linux不幸地与那些实际上除了一些概念外就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公司捆绑在了一起。当.com的肥皂泡泡破灭以后,大量的Linux股票也随之滑落。不过这一点儿也不妨碍Linux光明的市场前景。
这些预言能否兑现呢?时间真的会告诉我们一切,但我们更应该牢记的是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对此Eric Raymond先生又怎么看呢?他认为:“我个人认为正是因为我选择了Linux所以我已经生活在一个不会沉没的软件世界。但是迄今为此,大多数人还没有生活在这么一个世界里。当大多数人生活在这么一个世界中的时候,我想就到了我考虑停止我这份工作的时候了。”这句话换一种方式说,就是Eric Raymond先生为了Linux,时刻准备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