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单位换机器了,新机子我自己装了win7,很好用,所以一时也就没有装gentoo的打算了。
正好这段时间比较空闲,就试了一下Funtoo,哈哈。
嗯,现在将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概述一下:
1、首先是分区
原来win里是预留了10G的空间给linux的,但是现在发现自己的硬盘空间还有大量的空余,于是决定给funtoo增加空间。目前的分区情况如下:
- /dev/sda1 win7 ntfs 50G
- /dev/sda2 /boot ext2 100M
- /dev/sda3 / ext4 24G
- /dev/sda4 (LBA extends)
- /dev/sda{5-7} ntfs
- /dev/sda8 /home btrfs 7G (这个原来预留的空间)
- /dev/sda9 swap 2G(这个原来预留的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原来是想用win7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中的压缩卷功能的,但是发现压缩卷不够灵活,所以只能找win下的无损分区工具了。首先想到的是PQ,后来发现了一个免费的EASEUS Partition Master Home,就用这个家伙重新分了区,然后用Gentoo Live DVD(Hybrid)启动开始安装Funtoo。
2、时区配置
系统安装很顺利,Funtoo省了很多步骤。但是,按照文档,我配置了Shanghai作为自己的时区,而在/etc/conf.d/hwclock里,仍然用的是UTC,结果系统时间错了,修正后重启还是错的。
后来细看文档,发现如果与win双系统的话,必须将hwclock里的时区修改为local。最后我决定,还是全局用UTC吧,不用localtime了,于是把时区的软链接指向了UTC,重启后时间正常了。
3、内核配置
内核的配置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新机子很多驱动是不同的,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本机的情况才能选对配置。在配置内核过程中,我编译了3次内核。
- 使用gzip压缩内核,启用内核中的automouter,用ext4来mount ext2。
- 使用lzo压缩内核,其余保持不变。
- 回到gzip压缩内核,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内核选项,比如misc binary format支持等。
为什么要用两种压缩模式来试呢?那是因为grub2引导内核的时候,有1秒时间屏幕显示的分辨率是640x480的,以为是压缩的太厉害,解压慢引起的。经测试后,发现gzip和lzo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的,分辨率低问题不在压缩格式上。
最后把问题的目标锁定在grub上。
4、grub2配置
Funtoo默认使用Grub2作为启动管理器,用boot-update作为grub2的简化配置工具。上面提到的启动分辨率问题,应该在grub.cfg里配置,添加:- gfxmode=1280x800
- gfxpayload=1440x900
复制代码 上面提到的问题解决。
但还有一个问题:内核启动是会有两句话,大意是:使用ext2, ext3格式挂载/dev/sda3 root分区,由于不支持该分区的一些特性,挂载失败。
其实这个也是在grub.cfg里配置的。
在Funtoo的启动项里添加:5、其他
- boot的时候udev提示/run/udev不存在。手动建立之。
- boot时提示rc_sys未定义。编辑rc.conf配置之,一般为rc_sys=""。
- emerge ntfs3g以支持ntfs分区格式
- e2label 设定分区label (可设可不设)
6、桌面选择
我用了gnome大概有6年时间了,而且一直在make.conf中使用USE="-kde -qt -qt3 -qt4"这样的配置,使用纯粹的gonme环境,一般也是gnome-light。
但是我在gentoo livedvd 12.0中试用了一下gnome3,发现实在很难对gnome3有使用的欲望,于是改用kde4了。
于是emerge kdebase-meta,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还不错,于是USE变成了"-gnome -gtk -gtk2 -gtk3",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