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ir.cn,穿越时空的Linuxsir!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shell linux mysql
查看: 969|回复: 2

微軟CEO:一點也不擔心Linux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30 12: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NET新聞專區:Michael Kanellos and Stephen Shankland  29/04/2003




IT主管願意接受他的說法嗎?

Steve Ballmer上周在舊金山揭開Windows Server 2003新版伺服器作業系統,這位微軟執行長認為這套產品可適時替公司省下不少IT預算。



  


不過目前還處於觀望狀態的技術長們(CIO)究竟是否會動心?K升級伺服器還是一大疑問。

顯然地,Windows Server 2003是微軟最具野心的伺服器作業系統版本,微軟極力想搶進企業資料中心,?K計畫以2.5億美元?碜霎a品行銷。雖然該軟體歷經四次更名,四次延後才終於上市,Ballmer表示Windows Server 2003有許多新功能是專為有安全需求的企業買主而設。

不過微軟雖然深具企圖心,但眼下依然有些挑戰,其中一個就是Linux在企業市場越?碓绞軞g迎。

Ballmer不改?妱輼I務員的傳奇形象,針對企鵝陣營可能對微軟造成的威脅還是採取一貫斥之以鼻的看法,雖然微軟已不再提及Ballmer先前批評Linux授權書是癌症的說法,但Ballmer依然認為Linux在品質有差別,且它的授權書將形成難以突破的障礙。

Ballmer接受本站記者專訪,談及Linux現象以及微軟所面臨的其他議題。

問:微軟過去曾擊敗提供免費軟體的?S商,但正如貴公司一位離職主管說的,Linux的免費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沒有特定公司專門在提倡Linux,卻有許多人自願投入修改程式碼,這會影響微軟與Linux的競爭方式嗎?


答:我們過去早就跟一些免費的產品競爭過,提供加值產品給客戶跟那些免費或廉價的產品真的有?質上的差?,那是個完全不同的模式,因為它背後沒有商業公司的支援,但這對我們?碚f其?是個優勢,而非劣勢。

怎麼說?

創新這東西絕非在開放原始碼或Linux那種分散式環境下可產生的,我敢說我們客戶?奈④涍@邊獲得的創新比對方?淼枚唷

Linux本身是模仿一個已經有20年歷史的作業系統,這就是客戶今天所獲得的,一個模仿20年前的舊系統,或許部分客戶會有這樣的需求,但這絕非一個具有創新的產品。

有些人會認為Linux具有螞?雄兵的優勢,由許多小單位組合起?恚粢_到整合性的創新,他們就無能為力了。或許Linus Torvalds可以控制系統核心(kernel)部分的創新,但其他部分就不是他能掌握的了。

Linux陣營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是Unix,缺乏一種共同性,它版本眾多,使用者介面也各不相同,或許有人認為這樣有它的好處,但對於客戶?碚f,我們不但更具有清楚、統一的特性,且也更為先進,Linux畢竟只是模仿20年前的作業系統,如此而已。

所以在開發模式上,你認為你們更有優勢?

若是提供修補程式上,或許我們還有改進空間,但至少你知道可找誰要。若是Linux客戶,你就不知道了,你不可能找IBM,那不是他們寫的程式,他們支援Linux的程度無法像支援大型主機作業系統一般,因為那不是他們寫的東西,他們頂多說,「你可打電話?碓儐枺羰且獙?際解決問題,那我們就無法了。」

為何Linux在市場上的接受度越?碓礁吣兀渴且驗榭蛻艨梢钥吹匠淌酱a嗎?或者因為他們不用仔細研究厚達80頁的授權書?

不是這樣,部分情況下客戶可能會考慮。就我的觀察,Linux在用戶端(client)是沒什麼市場的;在伺服器端方面,有些人擁有管理昇陽應用的技術,現在他們要轉移至英特爾硬體好?省成本。我們會證明自己的?力,有些人還是會選擇Linux,但未?砬闆r將不會是如此。

你曾用「癌症」這樣的字眼?硇稳軱inux,現在看法是否有改變了呢?

這的確引起許多討論,但我認為有許多人不瞭解狀況,因此我們必須讓客戶瞭解?際情形。

就授權觀點而言,?S商對於Linux的商業化程度的情況絕對無法像會如昇陽把FreeBSD那麼?氐椎纳虡I化,對於部分客戶而言,這或許有其好處,但客戶變成永遠不知道誰在支持此一產品,若此一元件的主要開發人員決定改行做其他事情,誰會?斫犹嫠墓ぷ鳎縇inux無法?氐咨虡I化的主因在於它使用GPL授權書。GPL本質如此,這跟FreeBSD所使用的開放原始碼授權不同,比如昇陽可把FreeBSD拿?砑右愿脑欤右陨虡I化後,變成昇陽自家的東西,但若是GPL授權軟體就永遠無法這樣。

我們的作法是比較謹慎,或許我們傳達的沒有那麼精準(笑),但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客戶必須瞭解,我認為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我們的一大資產。

Windows 2003 Server作業系統的目標客戶是誰?Windows 4.0的用戶嗎?或是Unix群眾?

一開始的市場有三大目標族群,第一個是NT 4.0用戶,目前還有許多客戶使用此一系統,雖然大家不會在同一時間升級,但我們提供客戶一個很重要的更新契機。

第二個族群是希望轉移到比較便宜的設備之客戶。我認為Windows Server 2003對這一族群?碚f非常有吸引力,包括高性能運算應用,或採用Solaris或AIX的應用。

第三個是希望加入新應用的族群,或者是希望支援新的工作資??型的客戶,客戶常會增加新應用,這方面一直都有需求。

伺服器每年賣出上百萬台,此一市場持續不斷成長,比PC市場成長還快,未?12個月,市場預計會有5百萬台伺服器的需求。

未?硭欧器部分是否會?琢速F公司業務的50%呢?

我不太願意談這方面的議題,因為這只是在比較各事業群的成長而已。我只能說伺服器業務成長很快,尤其是在中小型企業市場,這方面的成長絕對會比Windows用戶端或Office業務?淼每臁

你們打算進軍搜尋市場嗎?

我們目前就已經跨入搜尋業務了,我們也有許多搜尋用戶,以目前的市場,大家都喜歡報導Google,他們的確做得不錯,但就流量?砜矗琘ahoo還是做得很好,我們也做得不賴,我們網羅了很優秀的人才?硌芯咳绾芜M行資料擷取。

談到Office,它已經?琢薖C成本的三分之一,這樣的價錢可維持下去嗎?硬碟或處理器的價格都不斷下滑了。

這樣的比喻不太恰當,軟體跟硬體之間的價格不一定有關連,客戶較在意的的是它的價值與競爭力,我們不論在性能、功能、使用難易度或價格上都恰到好處,我不認為用硬體價格?砀涹w比有任何意義。

另外,硬體價格也不見得一直在下滑,至少就客戶端而言,硬體價格最近幾年??K沒有大幅下滑,因為它的性能不斷提升,所以我們軟體性能也不斷增加。

但平均銷售價格已經下降了許多了?

不,在家庭市場?K沒有,過去幾年?砀緵]有下滑,幾年前市場開始流行1000美元以下的PC,目前此一比率還是維持跟幾年前相同。每年同樣的價格可買到更多功能,微軟Office 2003也是如此。

微軟兩年前推出新制Licensing 6授權,市場反映不佳,目前情況已有改善了嗎?你認為未?頃有何改變?

我們?闹袑W到許多教訓,最重要的教訓是「連慣性」,主要問題是出在新制跟舊制差太多了,我們學到的教訓是客戶?K不希望我們經常改變。

我們很努力協助客戶進行轉換,告訴他們新制的好處,?K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原先對新制有意見的客戶後?硪捕寄艹晒D移至新制授權。未?砦覀儠做一些調整,使得授權條件對客戶更為有利,但我們會確保連慣性。

新制第六版授權的重要性在於它改變了軟體授權給企業的方式,因此未?砦覀儾粫在這方面有所變化。 (?奭璁?譯)
发表于 2003-4-30 13: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转为简体好吗?好累!
发表于 2003-4-30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软CEO:一点也不担心Linux

CNET新闻专区:Michael Kanellos and Stephen Shankland  29/04/2003

IT主管愿意接受他的说法吗?

Steve Ballmer上周在旧金山揭开Windows Server 2003新版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位微软执行长认为这套产品可适时替公司省下不少IT预算。

不过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的技术长们(CIO)究竟是否会动心并升级服务器还是一大疑问。

显然地,Windows Server 2003是微软最具野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版本,微软极力想抢进企业资料中心,并计画以2.5亿美元来做产品行销。虽然该软件历经四次更名,四次延后才终于上市,Ballmer表示Windows Server 2003有许多新功能是专为有安全需求的企业买主而设。

不过微软虽然深具企图心,但眼下依然有些挑战,其中一个就是Linux在企业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Ballmer不改强势业务员的传奇形象,针对企鹅阵营可能对微软造成的威?#123;还是采取一贯斥之以鼻的看法,虽然微软已不再提及Ballmer先前批评Linux授权书是癌症的说法,但Ballmer依然认为Linux在品质有差别,且它的授权书将形成难以突破的障碍。

Ballmer接受本站记者专访,谈及Linux现象以及微软所面临的其它议题。

问:微软过去曾击败提供免费软件的厂商,但正如贵公司一位离职主管说的,Linux的免费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没有特定公司专门在提倡Linux,却有许多人自愿投入修改程序代码,这会影响微软与Linux的竞争方式吗?


答:我们过去早就跟一些免费的产品竞争过,提供加值产品给客户跟那些免费或廉价的产品真的有实质上的差异,那是个完全不同的模式,因为它背后没有商业公司的支持,但这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个优势,而非劣势。

怎么说?

创新这东西绝非在开放原始码或Linux那种分布式环境下可产生的,我敢说我们客户从微软这边获得的创新比对方来得多。

Linux本身是模仿一个已经有20年历史的操作系统,这就是客户今天所获得的,一个模仿20年前的旧系统,或许部分客户会有这样的需求,但这绝非一个具有创新的产品。

有些人会认为Linux具有蚂蚁雄兵的优势,由许多小单位组合起来,但若要达到整合性的创新,他们就无能为力了。或许Linus Torvalds可以控制系统核心(kernel)部分的创新,但其它部分就不是他能掌握的了。

Linux阵营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是Unix,缺乏一种共同性,它版本众多,使用者接口也各不相同,或许有人认为这样有它的好处,但对于客户来说,我们不但更具有清楚、统一的特性,且也更为先进,Linux毕竟只是模仿20年前的操作系统,如此而已。

所以在开发模式上,你认为你们更有优势?

若是提供修补程序上,或许我们还有改进空间,但至少你知道可找谁要。若是Linux客户,你就不知道了,你不可能找IBM,那不是他们写的程序,他们支持Linux的程度无法像支持大型主机操作系统一般,因为那不是他们写的东西,他们顶多说,「你可打电话来询问,但若是要实际解决问题,那我们就无法了。」

为何Linux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呢?是因为客户可以看到程序代码吗?或者因为他们不用仔细研究厚达80页的授权书?

不是这样,部分情况下客户可能会考虑。就我的观察,Linux在客户端(client)是没什么市场的;在服务器端方面,有些人拥有管理升阳应用的技术,现在他们要转移至英特尔硬件好节省成本。我们会证明自己的实力,有些人还是会选择Linux,但未来情况将不会是如此。

你曾用「癌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Linux,现在看法是否有改变了呢?

这的确引起许多讨论,但我认为有许多人不了解状况,因此我们必须让客户了解实际情形。

就授权观点而言,厂商对于Linux的商业化程度的情况绝对无法像会如升阳把FreeBSD那么彻底的商业化,对于部分客户而言,这或许有其好处,但客户变成永远不知道谁在支持此一产品,若此一组件的主要开发人员决定改行做其它事情,谁会来接替他的工作?Linux无法彻底商业化的主因在于它使用GPL授权书。GPL本质如此,这跟FreeBSD所使用的开放原始码授权不同,比如升阳可把FreeBSD拿来加以改造,加以商业化后,变成升阳自家的东西,但若是GPL授权软件就永远无法这样。

我们的作法是比较谨慎,或许我们传达的没有那么精准(笑),但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客户必须了解,我认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我们的一大资产。

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目标客户是谁?Windows 4.0的用户吗?或是Unix群众?

一开始的市场有三大目标族群,第一个是NT 4.0用户,目前还有许多客户使用此一系统,虽然大家不会在同一时间升级,但我们提供客户一个很重要的更新契机。

第二个族群是希望转移到比较便宜的设备之客户。我认为Windows Server 2003对这一族群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包括高性能运算应用,或采用Solaris或AIX的应用。

第三个是希望加入新应用的族群,或者是希望支持新的工作信息类型的客户,客户常会增加新应用,这方面一直都有需求。

服务器每年卖出上百万台,此一市场持续不断成长,比PC市场成长还快,未来12个月,市场预计会有5百万台服务器的需求。

未来服务器部分是否会占了贵公司业务的50%呢?

我不太愿意谈这方面的议题,因为这只是在比较各事业群的成长而已。我只能说服务器业务成长很快,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市场,这方面的成长绝对会比Windows客户端或Office业务来得快。

你们打算进军搜寻市场吗?

我们目前就已经跨入搜寻业务了,我们也有许多搜寻用户,以目前的市场,大家都喜欢报导Google,他们的确做得不错,但就流量来看,Yahoo还是做得很好,我们也做得不赖,我们网罗了很优秀的人才来研究如何进行资料撷取。

谈到Office,它已经占了PC成本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价钱可维持下去吗?硬盘或处理器的价格都不断下滑了。

这样的比喻不太恰当,软件跟硬件之间的价格不一定有关连,客户较在意的的是它的价值与竞争力,我们不论在性能、功能、使用难易度或价格上都恰到好处,我不认为用硬件价格来跟软件比有任何意义。

另外,硬件价格也不见得一直在下滑,至少就客户端而言,硬件价格最近几年来并没有大幅下滑,因为它的性能不断提升,所以我们软件性能也不断增加。

但平均销售价格已经下降了许多了?

不,在家庭市场并没有,过去几年来根本没有下滑,几年前市场开始流行1000美元以下的PC,目前此一比率还是维持跟几年前相同。每年同样的价格可买到更多功能,微软Office 2003也是如此。

微软两年前推出新制Licensing 6授权,市场反映不佳,目前情况已有改善了吗?你认为未来会有何改变?

我们从中学到许多教训,最重要的教训是「连惯性」,主要问题是出在新制跟旧制差太多了,我们学到的教训是客户并不希望我们经常改变。

我们很努力协助客户进行转换,告诉他们新制的好处,并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原先对新制有意见的客户后来也都能成功转移至新制授权。未来我们会做一些?#123;整,使得授权条件对客户更为有利,但我们会确保连惯性。

新制第六版授权的重要性在于它改变了软件授权给企业的方式,因此未来我们不会在这方面有所变化。 (陈奭璁节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