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告:
本文只是阐述两件事:一,我使用过的发行版和个人体会;二,我对LINUX领域的一点理解。
我并非想挑起什么争端,也并不想为任何发行版“选秀”,鄙人没那么高尚,也不够格。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有道理,就支持一下,如果觉得没道理,或者是有缺陷,那就批评指正一下。小弟意在交流和学习!
这篇文章本来只是发布在我自己的QQ空间上,后来想着发到LINUXSIR上,看看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没想到,那么多人叫我结贴,甚至删贴。我就奇怪了:凭什么?LINUX社区就这么一点自由,连一点个人言论都发不得?
还有人问我:在LINUX为我创造财富的时候,我是否想着为LINUX做点什么贡献?鄙人才疏学浅,别的贡献没有,这次的终端内核研发项目,准备采用的核心就是实时性更好的LINUX 2.6.24内核来移植,基于Debian 4.0-r3+GCC4.1 +ECLIPSE-CDT开发平台(已经验证过可以完全使用GNU GCC 4.1来进行交叉编译和交叉调试,但是性能未得到验证,将来或许会考虑使用ARM-UCLIBC-GCC 3.3或其新版本),目标很简单,就是定制一个内核,然后移植一个Busybox(未必会采用最新版本),以及tftp,telenet等常用的工具。目标硬件平台:ARM 9 2440+32MB RAM +64MB FLASH +1 MINICOM +1 NET + 1 GPRS/CDMA MODEM + 1 接触式红外+ 4 COM。
这个项目,可以为我带来半年的薪水和奖金,也可以将为LINUX带来一次应用的机会。这算贡献吧?
贡献不拘泥于形式,这也是LINUX自由思想的一点吧。我是这么理解的:使用既是贡献,推广则是更大的贡献。假如光靠那么多的拥护者鼓吹,而不去推广,LINUX将永远只是个信仰!这句话印证和我那天和导师讨论的一个问题:科研和应用的关系。科研要有人做,应用也得有人做。否则,科研永远只是科研!
当初Ubuntu给我寄来50张光盘的时候,公司的同事说我疯了。而现在,已经很多人都在用它了,其中包括我弟弟——虽然,很多人依然在VMWARE里面,兴趣式的学习、使用。那天还有同事问我要Ubuntu 7.10的光盘,可惜没有,只有一个ISO。
请大家好好理解一下这两个字:自由。自由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
有人说我水平不高,这点我承认,我并不像LINUS兄一样,可以自己写一个这么优秀的操作系统。我写的操作系统,只适合我自己在VMWARE上玩过家家游戏。。。
只是,什么样的水平才叫高呢?我懂得怎么样移植一个内核,懂得怎么样去构建一套嵌入式系统,甚至自己写了一个微型的系统,可是:这就叫高了吗?坦白说,这只是我业务需要而已!
其实只要你懂的事情,都是很简单的,你不懂的事情,都是很难的!很难说谁水平高,谁水平低,术业有专攻罢了。
嵌入式研发人员看重LINUX,只是因为它的功能强大,特别是网络功能。说道实时性和控制性能,事实上并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特别高的工控系统。因此,你不会在那些强实时系统里面见到LINUX的身影。
以下是原文:
其实很多朋友都知道,LINUX事实上只是一个内核,而一个完整的LINUX桌面,是包含了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开源软件包才能组成的,LINUX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软件——系统内核。
那天同事说要我发UBUNTU 7.10的LiveCD盘给他,他要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装,原因是他的笔记本硬件太新,Windows2003无法支持,而Ubuntu很漂亮很流行。我说哥们,你的动机也太不纯了吧?
当时上信息技术基础的时候,我就问老师:LINUX做的那么好,为什么你不用它做演示呢?
老师说:国人对LINUX的投入,事实上只是感情投入,实际投入太少了。
这个回答我到两年前都还不服。而现在,我却对它心服口服,因为除了MiniGUI和“轻轻松松背单词”之外,我还很少见到国人开发的比较像样的、拿得出手的LINUX软件。
回想从大二开始学装Red Hat 9.0开始,经过四年多时间,到现在,我老苏同志也是一条可以利用LINUX完成省级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的老虫了。可是,我却对LINUX越来越失望了。
先不说怎么失望,先看看我使用过的LINUX发行版(LINUX由不同的开源组织和商业组织维护,发行不同的版本,称为发行版。不同的发行版只有很少不同,有软件包管理不同,有打包不同,但是基本都差不多。)吧:
Red Hat Linux 9.0:这恐怕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的LINUX了吧,网上公认最经典的一个发行版。却是我用过最差劲的一个版本,直到我发现freshrpm上的apt工具,才稍微有点改观。该版本安装后,假如阁下换个鼠标或者换个键盘,闹不好就得重装系统!暴汗!支持的硬件少得可怜——相比RedHat7和8就不能这么说了,呵呵!它的KDE更是让我觉得现在的KDE真的是女大十八变!
Fedora3/4/5:大三那年,发现红帽9很久没有新版了,却偶然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张正版的DVD光盘,上面写着Fedora Core 3,下面的介绍俨然写着:OpenOffice字样,让我以为这是哪个发行版,闹了个大笑话。朋友也笑着说:亏你耍大刀耍了那么久,结果不认识张飞是谁!呵呵!这是红帽公司出资资助的一个开源项目,事实上,用过红帽企业版的朋友就知道,Fedora Core基本上就是红帽企业版的测试版。后来发现这个之后,不甘于给一个商业公司做小白,就再也没用过它了。
Suse9.3/10.2:它,华丽得让我爱不释手,那晶莹剔透的图标、无可挑剔的中文支持,每一个细节都把用户照顾得服服帖帖的。但是,它也慢的让我无法忍受——事实上,是俺的电脑太不给人家大小姐面子了。说白了,这是有钱人享受的,等今年吧,买台好电脑,然后再让你做我最美丽的“二奶”!
SlackWare10:基于KDE桌面的,也是我用得最短的一个了。视觉上的感觉经过我长达两天两夜的折腾之后,终于像点模样了,从中也学到了脚本配置的很多东西。难怪有老鸟说:这是适合臭美的“高手”使用的一个版本。说实话,作为一个个人桌面系统,SlackWare根本就不合格。但是用它来搞开发,或者你想学习,这倒是挺好的一个。
CentOS4/5:这是开源社区对红帽企业版的源码进行重新编译的版本,具有红帽企业版的所有非商业软件包,由开源社区维护。这也是我到现在一直在使用的版本,由于它是比较稳定的版本,而且基于红帽企业版,因此很多东西都已经调试得很好,安装方便,性能较好,因此一度被我大肆推广。
Ubuntu/Kubuntu/Xubuntu:这两年流传最广的一个发行版了吧,但是个人觉得它太热衷于做门面功夫,而缺少内涵了。它的流行有它的道理,甚至有人说它会取代Vista,但是大家都明白,这绝不可能。个人以为,它除了依托Debian的完全自由的软件包和比较出色的桌面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优越性。我们评价一个操作系统,不能说它软件多、桌面漂亮就好,我们还需要性能,还需要稳定性,还需要很多很多东西。
Debian4:我只用过Debian4的stable版,并且只用stable的源。感觉和Ubuntu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大哥一样,除了软件管理方便、自由度高之外,几乎就看不到什么深度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个人给它的评价是:懒人的最佳发行版,稳定性、自由度都要比Ubuntu强,但是要配置到Ubuntu那样的桌面效果,有的是一通折腾!即将量产的龙芯电脑上预装的,就是自定义的Debian发行版,挺难得的了吧。NetInstCD挺招人喜欢,基本可以很简单的配置一个不超过1GB的系统,外加一套开发套件和eclipse,就既能做桌面,又能做工作站了。至于在服务器上应用,这个我还没试过。
LFS:其实这不算一个发行版吧,起码一开始不是。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一个文档,这个文档会教你,从零开始,自己一步一步配置一个LINUX系统所需要做的事情,而配置过程中你需要做的,是满大街寻找这个版本所需要的所有的软件源码包和补丁,然后从内核和编译器、连接器开始,一步一步编译、配置一个可用的系统。后来有了LiveCD,就省了用户自己到处找软件源码包的麻烦。安装的过程非常的麻烦,但是它的目的就是想给刚刚进入LINUX不久的新手,体验自己构建一个操作系统的所有步骤。在这个过程,你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你要付出的,就是漫长的等待和繁琐的配置。所以,当我用6.1的自己体验了几次,掌握了LINUX的构建过程之后,就懒得再去重复那样的大工程了,这个LiveCD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我案头一张布满灰尘的光碟,改天或许会出现在垃圾回收厂里。。。
说完国外的,咱来看看国内的:
MagicLinux:个人认为,MagicLinux是国内最优秀的一个发行版了,性能很出色,硬件支持方面也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它对中文的支持已经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但是,从2007年初发布2.1之后,好像就难产了。现在也很少用了。
红旗Linux:怎么说呢?说道红旗就挺复杂的,服务器版的没用过,红旗的工作站版的确做得不错,但是怎么看怎么像Windows2003的经典桌面,有点别扭。当然,我不是说它不能像Windows,只是个人对Windows的偏见罢了。而桌面5.0,是国内第一个让我看出希望的桌面,它让我觉得,LINUX越来越平民化,越来越容易学了。
可是,尽管如此,我们综观国内使用LINUX的大项目究竟有几个?
银行、邮政等国有大型系统,柜台用得是Windows,而服务器用的却大多数是Unix(BSD、Solaris等)。。。
火箭发射中心用的监控系统,是WindowsXP,据说酒泉已经开始部署红旗LINUX。。。
就连我们电力行业的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器,用的也是预装了Windows 2003的小型机群。。。
LINUX到底用在了哪里?
龙芯电脑,一个刚刚诞生,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艰难的跑着Debian。。。
电力自动化终端、工业控制终端,跑着根本没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嵌入式LINUX。。。
国产的MP3、MP4好像还没听说有谁用了LINUX。。。
华清远见等等培训机构,也在开发所谓的嵌入式LINUX开发板。。。
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用LINUX用得出神入化,可是,摩托罗拉却一连N个季度亏损,这不是坐吃山空吗?
夏新的智帅系列双核手机,虽然用得核心是LINUX,但是却被NewPlus这个LJ羞辱得体无完肤,我不禁想问:把系统做成那样,你对得起LINUX吗?
Acer预装了LFS、DELL预装了Ubuntu,究其原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部署一个Windows,他们要给微软800人民币左右,而部署十个LINUX,他们只要给他们的员工一个盒饭。。。所以你会发现,预装了LINUX或者DOS的笔记本和台式机,要比预装了WINDOWS的便宜接近1000元——我说的是相同硬件配置条件下。
还有,就是一些大学生和LINUX爱好者,还在LINUX的神话故事里摸爬滚打。。。
很多人听说我懂LINUX,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说我是牛人,我一直觉得很好笑:懂LINUX的人就是牛人吗?那这牛人也太容易当了吧?其实,我对LINUX的了解虽然已经足够应付我的所有开发工作,但是,却还远不如我一位同学对大话西游的了解。。。
LINUX虽然有着被人大肆吹捧的卓越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可是,LINUX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LINUX老虫,一个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我不由得对LINUX的未来感到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