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2-7-10 1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重要的发现!
为了研究刚才我提到的问题,通过我的反复实践,发现以下几个新问题:(在所有的字体配置文件中包括gb2312字符集、iso8859字符集与gbk字符集。只保留simsun字体,而不保留msgothic字体,因此在"/usr/share/fonts/simsun"目录中只保留simsun.ttf字体既可,其它的设置与第一贴相同)
1、软件环境:Mandrake Linux 8.1+kernel 2.4.18+《阳春白雪》汉化(后来有许多手工改动)+XFree86 4.1(没启动3D,Intel 810DC100 800*600*24bit)+KDE 3.0.2+GNOME 1.4
2、为方便说明起见,我设有两个字体配置文件,一个名为fonts.mine,另一个为fonts.yours 其中fonts.mine文件是我以前安装好Mandrake linux 8.1+《阳春白雪》汉化后备份下来的,此配置文件从开始一直到现在使用都很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fonts.yours 是在windows XP下从网上复制粘贴在“记事本”上保存下来的。在Linux下用vi编辑打开查看,两者两容一模一样。
3、首先把fonts.mine换名为fonts.dir并拷入/usr/share/fonts/simsun目录中,并在同一目录下复制另一个名为fonts.scale 文件。之后重启X(在原KDE下按ctrl+alt+backspace组合键)进入KDE发现字体显示都很正常。打开konsole程序与XMMS后均能正常显示汉字与英文字符,打开Kword,粗体、斜体及粗斜体均能正常显示。
4、用vi打开fonts.dir(还是原来的fonts.mine,用vi打开后可以发现:每行后都没有空格),修改其内容:在“sw=1:bw=0.5:simsun.ttf -simsun-simsun-medium-r-normal--0-0-0-0-c-0-iso8859-1”后增加几个空格(从我实践的结果来看,只要到少有一个空格,其结果是一样的)保存退出并复制覆盖同目录下的fonts.scale并重启X进入KDE,发现所有的汉字粗体、斜体及粗斜体均显示正常而所有的英文字符却全变为斜体了!
5、重新把fonts.mine复制下替换fonts.dir,删掉其中一行:“sw=1:bw=0.5:simsun.ttf -simsun-simsun-medium-r-normal--0-0-0-0-c-0-iso8859-1”把第一行的数字30改为29,存盘并复制覆盖fonts.scale文件。重启X进入KDE发现字体显示结果与上面的第四种完全相同!(强调:所有的英文字体全变为斜体!)
6、再次把fonts.mine复制下替换fonts.dir,在每一行后面至少增加一个空格,存盘并复制覆盖fonts.scale文件,重启X进入KDE发现:在Kword中的12号汉字字体显示效果特别难看,但13号好像正常,14号又很难看(而原来的fonts.mine显示效果都很好。)而在xmms中完全不能显示英文,在konsole中显示英文则有点乱码!整体效果远不及原来那么完美!
7、把fonts.yours换名为fonts.dir并拷入/usr/share/fonts/simsun目录中。用vi打开,把其中每行后面的空格都删掉。存盘并复制覆盖fonts.scale文件,重启X进入KDE发现(重点!!!)其汉字与英文字符的显示效果与上一种情况(第6种)完全一样!
8、用vi分别打开fonts.mine与fonts.yours(两个配置文件内每行后均删去了空格)查看,发现两者内容一模一样!特别注意的是在vi下面显示有不同的内容:打开fonts.mine显示为:"fonts.mine" 31L,2310C(引号是原有的)打开fonts.yours后显示为:"fonts.yours" [dos] 31L,2341C 用ls -l查看两文件的容量分别为:fonts.mine(2310Byte),fonts.yours(2341Byte)
同仁们,如果你认真看了上面的文字(由于水平有限,也许有些地方出错了,请多多包涵!)有何感想?我不想这么早就下结论。也许最终的结果对于那些正在汉化而尚未成功的,或是还没汉化过的同仁们有一定的帮助吧?如果真能如此,我也心满意足了!真的希望有几位高手能和我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附:两个配置文件我传上来了。fonts.zip包含有fonts.mine与fonts.you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