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ir.cn,穿越时空的Linuxsir!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shell linux mysql
查看: 1944|回复: 9

自由的百科全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0 1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lashdot曾经三次报导过自由、开放的百科全书Wikipedia(http://www.wikipedia.org/)。以下这篇文章就摘自中文Wikipedia(http://zh.wikipedia.org/)的“Wikipedia”条目。
----
Wikipedia是一个国际性的内容开放 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截止到2003年3月,英语版Wikipedia已经有超过10,800条条目,其他语言的Wikipedia也已经有合计超过37.000条条目。

该计划的英文版本最初开始于2001年1月15日。中文Wikipedia开始于2002年10月底。

特点

Wikipedia本身有三个引人注意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Wikipedia与传统的百科全书有所区别:

    * 首先,Wikipedia始终就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
    * 其次,计划也是一个wiki,这允许了大众的广泛参与。Wikipedia是第一个使用wiki系统进行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的协作计划。
    *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Wikipedia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Wikipedia使用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详情参见Wikipedia:版权信息。

Wikipedia受到自由软件基金会的领袖、自由软件运动的先驱Richard Stallman博士的大力支持;Stallman博士是少数几个在Wikipedia或Nupedia(另一个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计划开始之前就提出编撰一个自由的百科全书的人士(参见他的论文,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当然对于Wikipedia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多置疑,例如编写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文章的准确性等。

守则

所由参与Wikipedia工作的人士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守则。这些守则使整个计划能够平稳并卓有成效地展开。以下只是其中的一些守则。详悉内容请参见Wikipedia:守则与指导。

首先,由于参与者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背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角落,Wikipedia试图使它的文章客观、公正。这并不是说要以一种客观的观点来表述,而是公平地呈现一个议题所有的观点。参见Wikipedia:中性观点。

第二,有一些所有参与者都要遵守的重要的命名常规。

第三,Wikipedian使用所谓的“对话页”(talk pages) 来讨论如何修改文章,而不是在文章中讨论。至于一些会影响到很多条目的议题则放在meta-Wikipedia[1]中讨论。

第四,有一些不受欢迎的文章,因为它们严格来讲并不是百科全书的条目。

第五,Wikipedia社群有许多受广泛支持的规则必需遵守。其中最受支持的一条规则是:“如果规则让您感到紧张和有压力,让您不想再参与wiki,那么就忘掉这些规则,做您自己的事儿吧!”("If rules make you nervous and depressed, and not desirou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iki, then ignore them entirely and go about your business.") 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如此,wiki却至今依然是一个很有组织、很规范的系统。

参与人员

Wikipedia是由全球无数志愿学者、玩家、学生等等有知识的人共同建筑的。计划的参与者叫作Wikipedians。参与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士。

全计划中没有所谓的主编。两个创立Wikipedia的人,Jimmy Wales(一个小型互联网公司Bomis的CEO)和Larry Sanger,喜欢将自己看作是负责防止计划走回头路的普通参与者。

在计划的最初几年,Larry Sanger是一个受雇佣的带薪职员。他的工作是管理Wikipedia(和Nupedia);当有意见分歧时,他可以在听取各种意见后作出最终决定。但是随着资金的短缺,Larry Sanger最终不得不辞职,不过他依然参与Wikipedia计划。

Jimmy Wales及全体Wikipedians现在负责Larry Sanger之前的部分工作。为Wikipedia作出过贡献的其他现在和过去Bomis的雇员包括了Tim Shell,Bomis的创办人之一,和程序员Jason Richey以及Toan Vo。

历史

Wikipedia最初的构想是在Larry Sanger(当时Nupedia的主编)和一个电脑程序员Ben Kovitz于2001年1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次谈话中最早提出的。Kovitz当时是wiki程序的协作开发者之一(现在依然是)。当他在晚餐中向Sanger解释wiki的概念时,Sanger立即发现wiki可能是创建一个更开放的百科全书计划的技术。在此之前几个月,Sanger和他的老板,Jimmy Wales,Bomis, Inc. 的总裁兼CEO,讨论过如何通过建立一个更开放、轻松的计划来协助Nupedia的发展。

因此Sanger立即说服Wales在Nupedia中建立一个wiki。Nupedia的第一个wiki于1月10日上线,不过在Nupedia的编写人员中遇到极大阻力。因此,一个新的以“Wikipedia”命名的新计划于1月15日在wikipedia.com正式启动。位于圣地亚哥的服务器和电缆都由Walses捐献。

在科技站点Slashdot的三次报道后,Wikipedia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Google一天也会带来上百人的新流量。

英文Wikipedia在2001年2月12日达到1,000页,9月7日达到10,000条条目。在计划的第一年,有超过20,000条条目被创建,平均每月1,500条。2002年8月30日,已经有40,000条条目。成长的速度从计划之初就在平稳增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化的Wikipedia。2001年5月,12个非英语Wikipedia版本计划开始(包括了阿拉伯语, 中文注1,荷兰语,德语,世界语, 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到九月,由有三个语言版本加入了Wikipedia大家族。到了该年度末,挪威语等另外三个语言版本也宣布成立。

2002年2月,由Edgar Enyedy领导的非常活跃的西班牙语Wikipedia突然退出Wikipedia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Enciclopedia Libre(http://enciclopedia.us.es/ );理由是未来可能的商业广告及控制权的丢失。同年十月,在Wikipedia参与者Daniel Mayer("maveric149")及其他参与者试图重新整和两个计划,但是Enciclopedia Libre的参与者投票决定,在Wikipedia能够提出一个团圆提案之前,反对重新整和。然而,Enciclopedia Libre的用户不排除在未来重新合并的可能性,并且希望继续与Wikipedia保持联系。这场纷争也引起了关于非英语Wikipedia版本的角色的广泛讨论,并且直接导致了非英语Wikipedia的几项重大改革。

也经常有破坏者访问Wikipedia并大肆破坏该计划,通常,这些破坏都很快被修复,但是对英文Wikipedia首页的不断破坏最终导致首页被“保护”,以确保只有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2002年3月,用户ID24开始在英文Wikipedia发表许多左倾文章;关于他的激烈讨论最终导致严重的人身攻击。Jimbo Wales最后于2002年4月禁止ID24对Wikipedia进行编辑(但允许继续浏览)。而经常在德国历史相关的文章中发表亲右翼观点,并且导致多次争论的用户“Helga”,则在2002年9月被禁止编辑Wikipedia。

2002年8月,在Jimbo Wales宣布他将不会在Wikipedia上刊登商业广告之后不久,Wikipedia的地址从wikipedia.com变为wikipedia.org。

同年十月,Derek Ramsey("Ram-Man")开始使用软件(“bot”)自动添加有关美国城市的信息。这些文章都是自动从人口普查报告中产生的。同时,类似的程序还用于部分其他议题。

2002年12月,兄弟计划Wikitionary正式开始;它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所有语言的词典。它与Wikipedia在同一个服务器上运行,使用同样的软件。

2003年1月,Wikipedia开始支援TeX数学公式显示,代码由Taw编写。

2003年1月22日,英语Wikipedia达到了100,000条条目的里程碑,并再次被Slashdot报道。两天后,德文Wikipedia,最大的非英语Wikipedia,也达到了10,000条条目里程碑。

软件和硬件

Wikipedia所采用的wiki软件版本是由Clifford Adams编写的UseModWiki(第一版)。2002年1月,Wikipedia开始在PHP wiki软件上运行,并使用MySQL数据库。Magnus Manske还特别为Wikipedia专门写了很多功能(第二版)。之后不久,随着人流的增加,网站速度明显下降,到了几乎无法编辑文章的地步。对软件的一些修改只能应付暂时之需。然后Lee Daniel Crocker从头开始重写了整个程序;从2002年6月开始,一个新的程序开始运行(第三版)。Brion Vibber从此开始负责修补及维护程序以及数据库。

Wikipedia运行于一个位于圣地亚哥的专用服务器。该服务器负责所由语言版本的Wikipedia以及邮件列表。它是一个双Athlon 1700+处理器,拥有2GB内存。操作系统是红帽Linux,网络服务器是Apache。

Wikipedia之前

最早将全世界的知识收集于一个屋顶下,供人查阅的要数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而出版百科全书的的想法则可以追溯到狄德多等18世纪百科全书派。在各国的大学中,图书馆是最佳的百科全书会集点。今天最常见百科全书的包括了英语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西班牙语的Enciclopedia Universal Illustrada,德语的Meyer's Konversationslexikon and Brockhaus,以及中文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参见百科全书。

而至于使用一台自动机器来编写一部更有用的百科全书的想法可以追溯到H. G. Well的短篇小说《大脑世界》(World Brain, 1937)以及Vannevar Bush的科幻小说,《我们可能思考》(As We May Think, 1945)。之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Ted Nelson的Xandu计划(1960)。

利用国际互联网来编写一部免费的百科全书的构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被提出。这些活动的一个分支就是旧版本的百科全书的电子化。1995年1月,Gutenberg计划开始出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一版(1911)的ASCII版本,但是由于方法上的分歧,在第一卷出版后整个计划就终止了。2002年,另一方出版了整套28卷的191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电子版,发表在 http://1911encyclopedia.org/ ;版本中加入了版权声明,但是该声明应该没有法律效力。其他的电子化计划则出版了许多其他的百科全书,例如由基督教经典图书馆出版的电子Easton圣经辞典(1891)。

另一个更有趣的分支则是编写全新的、自由免费的百科全书。1991年,新闻组alt.fan.douglas-adams的参与者开始了一个以出版真正的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axy百科全书的计划。该百科全书是出现在Douglas Adams的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百科全书。该计划就是星系指导计划(Project Galactic Guide)。尽管最初的宗旨是百科全书只能包括真实的条目,但之后政策改变,允许并鼓励半真实及虚构的条目出现。星系指导计划包含了超过1700条条目,但从2000年起就没有新条目加入。

1993年,一个叫做Interpedia的计划开始被广泛讨论;它的计划是编写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互联网百科全书。但该计划为还未开始就夭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搜索引擎成为更紧迫的任务。

相似计划

Wikipedia常常被拿来与以下的计划做比较:

    * Wikitionary ―― 一个自由免费的在线词典
    * Nupedia ―― 一个缓慢发展的百科全书计划,参与者更为专业
    * Everything2 ―― 一个范围更广的计划,不仅限于百科全书。不属于内容开放。
    * H2G2 ―― 有时候十分幽默的百科全书计划,基于Douglas Adams的小说中虚构的百科全书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axy。

参见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微软Encarta
    * 中文Wikipedia

注释
注1:中文Wikipedia直到2001年10月才真正出现第一条条目。
发表于 2003-3-25 14: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地方,今天才知道真是太可惜了,真好希望大家都来写
发表于 2003-3-27 04: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发表于 2003-4-2 15: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好呀
真的好玩拉
 楼主| 发表于 2003-4-15 1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像吵得挺凶,主要是繁体和简体的问题,不过还是有政治上的问题。台湾那边的人坚持要自己搞一个版本,甚至都有人开始组织起来要什么签名支持了。
发表于 2003-4-26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还不错,我真的试了一把,那个通讯类的我加。
发表于 2003-4-26 2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加的,但是今天上去怎么被删除了呢?
发表于 2003-4-28 1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加上了,你是不是做了破坏规则的事啊?
我好几次被提名呢。
发表于 2003-8-15 17: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写了几个兔尾巴
发表于 2003-8-16 22: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