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大变革预告
(2003.03.03) 来自:东亚日报(韩国) 朴?碚
企业界是否存在永远的强者?20多年来,以软件领域绝对强者的姿态“君临天下”的微软(MS)的堡垒已开始有所动摇。因为免费公开源程序的“共源”电脑操作系统(OS)LINUX向其发起了挑战。这使自从出现互联网检索程序Netscape后,未碰到过劲敌的微软着实吃了一惊。
LINUX现象:美国时事经济周刊《商业周刊》最新版(3日版)通过封面故事报道说,LINIX已经在企业服务器市场上击败了UNIX,并在蚕食着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该杂志还介绍说,IBM、HP、戴尔、英特尔等世界知名IT(信息技术)企业竞争性地推出了采用LINUX的计算机服务器,使“LINUX现象”正在该行业迅速扩散。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也于27日通过题为《OS的强者,在发展战略上的障碍》的新闻报道分析说,“微软公司因家用电脑市场的萧条和LINUX的挑战正面临危机。”自从得出最近发生的全球性互联网瘫痪现象的原因是微软公司的服务器存在漏洞的分析结果后,德国、中国、印度等国家政府也对微软提高了警觉,开始鼓励使用和开发像LINUX一样的共源程序。
经历12年的LINUX的挑战:LINUX是芬兰电脑工程学徒托瓦兹于1987年开发的操作系统。他于1991年8月25日决定公开系统的核心——源程序,无论谁都可以下载或增加所需的功能。但微软公司继开发出用文字向电脑下达命令的DOS系统后,又接连开发出在平面环境中操作的windows系列,并始终坚持彻头彻尾的非公开收费原则。
最近面临景气萧条的企业大都以廉价的LINUX替代服务器,另外,曾与微软处于共生关系的英特尔开发出了可用于LINUX的程序。这一情况成了LINUX倍受青睐的转折点。《商业周刊》分析说,对微软长期垄断的反对呼声,也是LINUX人气飙升的原因之一。
开始焦急的微软:1998年当时任微软首席执行官的史蒂夫·鲍尔默曾表示,“LINUX成不了气候”。但一年后,微软的干部们表示,“LINUX在保护知识产权上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并开始注意LINUX,之后到去年急忙公开进行了与windows的性能比较测验。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于26日访问日本时表示,“将公开windows的源程序。”这是以保护秘密为条件,向全世界政府机构或公共团体公开源程序的“政府安全计划(GSP)”的一环。虽然这一提议可解释为,微软公司以在该行业的庞大的市场支配力量为武器,试图在公共服务器市场阻截LINUX的营销方法,但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
|